了解一下这么重要的健康问题:血管就是这么一天一天被堵死的 这个进程我们现在才知道!

血管就是这么一天一天被堵死的

这个进程我们现在才知道!

心血管疾病(CVD)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,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。2019年农村和城市CVD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6.74%和44.26%,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CVD。

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》

血管堵住、硬化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!其实你一直都在默默的喂养着它!

10多岁之前:健康的血管

①韧:血管有弹性且柔韧,像橡皮筋一样

②滑:血管内壁没有任何物质沉积,像血脂、血栓、重金属等

10几岁之后:血管开始出现沉积

从十几岁开始,胆固醇就开始在动脉内皮下沉积,形成脂肪条纹。但这不会造成动脉硬化阻塞血管,发生心梗、脑梗,真正发生可能还需要二十几年的时间,但是少年时做这些事都是给血管添堵:

1、 营养过剩

十多岁的孩子吃得太油,再加上摄入过多的高油、高糖的零食,糖分、油脂吸收过多,会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,容易将血管堵塞。

吃糖太多,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,长久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,增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。

2、 运动太少

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身体排除废物。不热爱运动的孩子,不仅血液循环慢,也容易在身体中囤积更多的脂肪,容易增加血管中的脂肪条纹。

3、 肥胖

吃的太油太甜,运动又少,孩子很容易变肥胖。肥胖学生中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也很高,这些都是加速动脉硬化、血管堵塞的原因。

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“客服号”,即可享受专属优惠!

了解更多健康问题,欢迎致电,北美免费电话:1-866-690-4888,野花专家为您答疑解惑

30岁开始:出现血管斑块

二三十岁开始,很多人已经有动脉粥样斑块,就像在血管里埋下了“不定时”的炸弹,只有堵塞70%才会出现身体上的症状,如头晕、心慌、气短等。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显示,在意外死亡提供心脏移植的供体中,从20岁开始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在迅速增加。

30多岁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给血管添堵:

1、 高油、盐、脂食物

长期高脂、高糖、高蛋白的饮食,饮食搭配不合理,容易增加血管中的血脂浓度,增高脂类物质胆固醇的浓度,**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,让血管通道变窄,血流受阻。**这种三高饮食也更容易造成高血脂、高血压、高血糖,加快诱发动脉粥样硬化。

2、长期熬夜

熬夜会打乱生物钟,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,从而使血管收缩、血流减慢、黏稠度增加。

3、长期静坐

很多上班族坐得多,动得少。长期不运动就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,血管里面的垃圾无法排出,在血管壁上逐渐堆积起来,最终造成血管堵塞。

4、烟不离手

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,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,同时使血压升高,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

5、过度饮酒

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,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。脂代谢影响着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,脂类代谢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

40岁之后:斑块易破裂,引起梗塞血管

随着年轻时血管中物质的沉积,步入中年以后的40多岁,心肌梗死、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迅速增加。这些因素将导致血管状态进一步恶化。

1、压力大

人到中年,上有老,下有小,颇有压力。据南加利福尼亚大学James H. Dwyer博士两次为期18个月的调查显示,工作压力较大的男性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。而压力等因素也更容易导致血管中的斑块破裂。

2、腹部肥胖

腹部是肝、胰、胃、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。当腹部肥胖,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,会损害肝脏,影响肝脏脂类代谢,同时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,更容易使得血管堵塞。


长寿的秘诀——保持血管年轻态!

高血脂症是指血浆中的脂质胆固醇甘油三脂浓度超过正常范围。脂类一般不溶于水,血浆中的脂类是与蛋白质载体一起运输,故所谓的高血脂症实际上是高脂蛋白症。

进食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物及缺乏运动,是造成高血脂症的重要原因。而高血脂又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,也会影响血糖代谢和血液粘稠度。

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高血脂脂蛋白密切相关,血液中长期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、甘油三脂以及血管壁上过多的胆固醇容易被自由基氧化,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质,在血管上沉积,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。同时红血球、血小板等在血管壁上聚集,也能导致血管壁增厚、变硬、失去弹性。动脉粥样硬化涉及到全身血管,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;脑动脉缺血导致头昏、头痛、脑血栓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