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亲爱的访客,您好!感谢您的到来,祝您在新加坡论坛度过愉快的时光!🎉新加坡论坛团队敬上

新加坡公司的股东与董事有什么区别?

新加坡公司:股东与董事的区别解析

在新加坡,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和董事构成,两者在法律地位、职责和权利方面存在显著区别。本文将详细解析股东与董事的定义、任职条件、职责及权利,帮助您清晰了解两者的差异。

一、新加坡公司董事

1. 董事的定义与任职条件

根据《新加坡公司法》规定,所有注册的新加坡公司必须至少有一名居住在新加坡的董事。董事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:
  • 年龄要求:年满18周岁,身体与精神状况良好,能履行董事职责。
  • 身份要求:可以是新加坡公民、永久居民(PR),也可以是就业准证(Employment Pass, EP)或创业准证(EntrePass)持有人。
  • 人数要求:至少有一名当地董事,董事可以是本地人或符合条件的外国人。
特别规定
  • 私营公司董事无年龄上限,但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董事年满70岁需在年度股东大会上经特别决议批准,方可继续担任董事。

2. 哪些人不能成为新加坡公司董事?

以下情况不得担任或被任命为公司董事:
  • 未解除破产令的破产人士。
  • 涉嫌欺诈或不诚实犯罪,受到法院禁令限制者。
  • 5年内违反《新加坡公司法》三次或以上者。
  • 由于国家利益被强制清盘的公司负责人。

3. 董事的职责

董事作为公司的管理执行者,需履行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多项职责,包括但不限于:
  • 财务管理:负责制作和呈报公司年度财务报表,确保财务信息真实、准确。
  • 法定合规:按时召开年度股东大会(AGM),在会议上向股东报告公司财务状况、利润、资产负债情况。
  • 信息更新:及时向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(ACRA)更新公司信息,确保合规运营。

二、新加坡公司股东

1. 股东的定义与任职条件

股东是公司的出资者,拥有公司股份并享有相应的权益。在新加坡,股东需满足以下条件:
  • 人数要求:私人有限公司股东人数需在1至50人之间。
  • 身份要求: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,既可以是新加坡本地人,也可以是外国人。
  • 持股要求:新加坡允许100%外资持有股份。

2. 股东的权利

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者,拥有多项核心权利,包括:
  • 投票权: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表决,普通决议事项包括选举或更换董事、修改公司章程、变更公司资本、公司名称等。
  • 参与会议权:有权参加年度股东大会,提出议案,发表意见。
  • 公平对待权:《新加坡公司法》第216条规定,当股东权益受到不公平对待或董事行为侵害时,股东可向法院申请法律救济。
  • 股息分配权:当公司董事会提出股息分配建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后,股东有权获得股息,优先股股东享有优先分配权。
  • 解散公司权:在公司利益受到损害、用于非法活动或涉及传销等情形下,股东可申请解散公司。
  • 清盘资产分配权:在公司清算时,股东有权按股份比例分配公司剩余资产,普通股股东在偿还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后享有剩余资产权。

三、股东与董事的主要区别

区别股东董事
身份公司投资者,拥有公司股份公司管理者,由股东任命产生
产生方式购买公司股份即可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,需满足法律规定
职权范围重大决策权、表决权、分红权公司日常经营、财务管理、合规责任
法律责任对公司债务不承担个人责任若未履行职责,需承担法律责任
年龄限制无年龄限制上市公司董事满70岁需经股东批准
数量要求私人有限公司需1-50名股东至少1名本地董事
参与经营不直接参与公司日常运营,行使股东权利负责具体经营和执行公司决议

总结

在新加坡,公司股东和董事承担着不同但互补的职责:
  • 股东掌握公司最终决策权,享有公司利润分配、参与重大事项表决的权利,主要作为投资者角色存在。
  • 董事负责日常经营管理,履行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义务,对公司运营合法性与财务透明性负责。
了解股东与董事的区别有助于您在设立和运营新加坡公司时,合理规划公司治理结构,确保企业合法合规、稳健发展。
 
由版主最后编辑:
后退
顶部